最近北京气温骤降,风还贼大。能源圈的反腐风暴也在2018年1月再次向我们展现了它的威力。
据中纪委网站消息,1月23日,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晓林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此事一出,各大媒体竞相奔走,不断地挖掘王晓林的黑历史,把被调查的江西省副省长李贻煌李贻煌和国资委原副主任、神华集团原董事长张喜武以及原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等人搬出来调侃一番。这其中有一家媒体的说辞引起的小王的注意。原文如下:
“而魏鹏远与张喜武还曾同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前身为阜新矿业学院)采矿专业77级的学生。可见,张、王、魏三人的关系是想不紧密都不行了,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呢。”
小王我看这段话,怎么看怎么别扭。
都是一个学校毕业的怎么了?这就说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了?如果真这样分,让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校友情何以堪。
说到不高兴,美国刚刚做了一件非常不地道的事。
华盛顿时间1月22日,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发表声明,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调查取证和建议下,特朗普批准对进口太阳能板征收关税。第一年将征收比例为30%,到第四年下降至15%。
听到这消息,相信光伏圈的小伙伴们都是这个表情↓
1月23日商务部对此事做出了回应。商务部认为,此次美方再次对进口光伏产品发起全球保障措施调查,并采取严苛的征税措施,是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也发表反对声明称,特朗普征收关税的举动不仅会抬升美国太阳能产品的价格,同时还将导致国内太阳能行业4.8万-6.3万工人失业,最终将危及相关产业工人的利益甚至美国经济的发展。
太糟心了!~美国不过春节,我们中国还过呢,谁不想一家人高高兴兴、平平安安的呢?再看看咱们国内。
近日部分地区的煤炭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对2017年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了总结。
山东省煤炭工作会议上传出的消息称,2017年,山东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32,连续14年控制在0.3以下。
新疆召开的全区煤炭工业暨煤矿安全监管监察电视电话会议透露,2017年,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8.46%和64%,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百万吨死亡率为0.06,同比减少0.12,下降66.67%,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不过也有不争气的。新华社消息,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一煤矿2018年1月23日上午8时左右发生爆炸。目前,伤亡情况不明,事故原因正在核查中。
目前煤价回升,有企业加大采煤力度,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问题。不过事故已经发生了就应当积极进行救援,总结教训。比如“桑吉”号沉船事故处理的就不错。
1月6日,巴拿马籍油船“桑吉”号与香港籍散货船“长峰水晶”号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导致“桑吉”号全船失火。
根据央视报道,1月22日,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2502船和向阳红06、19船继续在现场开展监视监测。海警船舶在沉船点附近海域巡视,获取的覆盖沉船点周边50公里范围的卫星遥感影像(影像范围小于21日),解译发现在图像覆盖海域无明显溢油分布区。
原油泄漏对海洋生态的破坏性很大,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71%的面积,内部蕴藏着可燃冰等重要得能源资源,但是大众媒体对能源资源的报道有些言过其实。如近日曝出我国发22亿吨现火山岩油,还有去年报道的发现大规模干热岩资源等。关于这些被“神话”的能源,就让小王的同事老闫为大家讲解一番。
鼓掌欢迎!
:大家好!我是新媒体编辑老闫,下面老夫给大家说说那些被“神话”的能源。
在2018年的中国能源界,继2017年最响亮的可燃冰之后,又一个热点出现了:“火山岩石油”!
其实,“火山岩石油”是一个老话题,又成为热点的原因是源于近期某媒体的一篇文章。文章称,中国发现22亿吨“火山油”彻底碾压美国、俄罗斯,中国已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部署多口探井,在石炭系火山岩储层中获得高产工业油流。
有了新疆这22亿吨火山岩油藏,中国的石油供应压力可以得到缓解,美俄也不能用石油要挟和刁难我们了。
油价飞涨,气价飙升,从火山岩中找油气藏的新途径之后,是不是意味着能源危机能够缓解?
答案很简单,火山岩中找油气并不一定能缓解能源危机。
如同去年的另一个能源热点:可燃冰,被媒体开始炒作成“可燃冰的储量至少够人类使用1000年”、“汽车加100升可燃冰能跑5万公里!”
说白了,可燃冰就是非常规天然气的一种,也不是什么清洁能源,可燃冰就是一般的化石燃料,不要吹神了。
干热岩也是如此。
老闫我找出了之前一家媒体的理性报道,报道是这样说的:
根据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我国地壳3-10千米深处陆域干热岩资源量为856万亿吨标准煤,“根据国际标准”,以其2%作为可采资源,全国陆域干热岩可采资源量达17万亿吨标准煤,与美国的资源量约在同一数量级。干热岩的可采资源量可供我国使用几万年。
根据央视报道,干热岩发电不受季节、气候约束,发电成本是风力发电的1/2,太阳能发电的1/10。不受季节、气候的影响的确是干热岩发电相对于太阳能、风能发电的重要优势。但干热岩的发电成本,无论是从度电成本还是初期投资成本的角度来看,很多人认为明显有问题。
干热岩发电的成本估计非常复杂,这是因为干热岩发电成本受干热岩储层的温度以及深度的影响很大(流体到达地面的温度不同,因而发电效率不同)。目前常规地热(水热型)发电系统的总成本(包括钻井和地面发电设备等)大约在每千瓦20000-30000元之间,具体取决于热储的温度、深度和岩石渗透率等。
如果折算到100%的等效可用系数,常规地热发电系统的总成本仍然要比风力和光伏发电的低得多。值得注意的是,地热发电后流体还可以用来进行供热、洗浴等梯级利用,如果考虑这一部分经济效益,常规地热开发系统的经济性还要提高。但是,因为干热岩没有水,其发电成本的估算更加复杂,可能在每千瓦50000元左右。
所以老闫提醒各位吃瓜群众,不要只看估算数据,实地情况比实验室数据要复杂得多。
:小王我在这里插一句话,相信大家都还不清楚我国地热能应用到了何种程度,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篇《中国能源报》记者姚金楠的报道——《地热发电:“星火”难以“燎原”》,里面有一段受访者说的话是这样的:“40年前,中国地热竖起了羊八井(装机24兆瓦)这面大旗。40年后的今天,国内地热发电项目总计仍未超过30兆瓦。然而,‘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是新增500兆瓦,也就是说在未来3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要新建的装机几乎是此前40年的将近20倍。我们这是在盼望有奇迹出现吗?”
我们可爱的读者是这么评论的↓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的链接查看报道全文哦
http://www.cnenergy.org/xny_183/201801/t20180124_450330.html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策划丨王长尧 闫志强
执笔丨王长尧
校审丨闫志强
编辑丨王长尧

- 我们是谁?中国能源报!2017 / 08 / 21
- 刘铁男,成败审批权2014 / 09 / 25
- 【直播】雷士照明重庆媒体见面会 吴长江表情凝重2014 / 08 / 11
- 滁州石油:直销批发迎来暖春2013 / 03 / 19
- 为何卖萌能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2015 / 01 / 20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