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雾霾天气”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热词,口罩成为了人们必备的出行装备,更有甚者有公职人员戴着防毒面具上班,如临大敌只有当年防“非典”可以相比。
这一天气现象已经引发了民众最为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说到底,雾霾天气现象的持续出现是环境污染的结果。雾霾锁城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这对日益突出的时代矛盾,以一种极端直观的方式,凸显在我们面前。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如果说抗击“非典”斗争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那么雾霾锁城理应成为全国上下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反面教材”,这是环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过上现代化的生活,凝聚着几代人的梦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亿万中国人共同书写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更高的收入,更宽敞的住房,更便捷的出行工具。然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是负荷累累的资源环境代价。面对经久不散的雾霾,我们有必要扪心自问,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增长吗?如何避免西方的发展老路发展、污染和治理污染,因为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使得整理污染付出了巨大成本。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笔者以为要破解雾霾锁城的困局,让老百姓过上“山青、水绿、天蓝”的生活,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从政府层面来讲,要切实改变政府绩效考评方式,坚决不再以GDP论英雄。GDP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更科学的经济总量指标来取代它。GDP并不意味着一切,它只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增进国民生活幸福的投入能力的指标之一,但却不是国民生活幸福程度的本身。以GDP论英雄实际上助长了各级政府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必须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从企业层面来讲,要下决心改变粗放经营模式,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在低碳环保、节能等技术领域有所创新。努力降低能物耗,实现更高的产出效益。在管理思路、流程上,增加满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内容,逐步探索,形成一套新型的集约化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管理思路。要主动支持政府的节能减排政策。
从公民个人来讲,有必要从生活习惯角度认真反思雾霾天气的成因,提倡低碳生活。低碳是提倡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消耗的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保证人类在地球上长期舒适安逸地生活和发展。










- 中瑞共同探索可持续城市
- “数聚引领赋智电力”第四届...
- 天业集团召开2020年“安全生...
- 助力打造“风电产业之都” 绘...
- 电力辅助服务与城市智慧能源...
- 提议加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
- 特变电工新能源2020年首场国...
- 2020年第一届智能循环包装论...
- 520相约特变电工新能源2020年...
- 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
- 华为旗舰新品,生而不凡、敬...
- 国家发改委:一季度全国全社...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