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5日,吐哈油田鱼骨刺多分支井打开了稠油增产渠道,玉平53井平均日增产达到28吨以上。
在资源劣质化矛盾日益突出,低品位、难动用储量占主导地位的现状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变为经济可采储量?吐哈油田依靠技术创新,着力攻克制约油田勘探开发的瓶颈问题,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攻关重点领域实现勘探开发突破
油气资源储藏在地下数千米,看不见、摸不着。为唤醒沉睡地下的宝藏,吐哈油田将技术攻关面向重点领域,难采储量得到有效动用。
2月2日,三塘湖盆地牛东平37-2井再创区块水平井钻井提速新指标,钻井周期13.6天,平均机速达到15.6米/小时。2017年,面对拓展盆地油气接替领域的难题,科研人员创新低饱和度油藏评价、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直井二次加砂体积压裂等技术,促进低饱和度油藏效益动用。科研人员创新储层精细建模、储层分类评价等技术,9口老井复试成功;构建断陷湖盆缓坡带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沉积模式,形成“断陷控源、断坡控砂、近源富集”的新认识,在银额盆地取得勘探突破,继天6井之后,2月初,天7井也获得高产油流。
近年来,吐哈油田稀油开发进入高含水、低渗透、低采收率阶段。为此,2017年,吐哈科研人员攻关高含水期油藏挖潜技术,措施成功率达到80%以上;攻关“三低”砂岩油藏有效动用技术,在牛圈湖“三低”砂岩油藏新建产能7.9万吨;攻关低品位储量补充地层能量提高采收率技术,在三塘湖沉凝灰岩致密油规模应用,提高采收率2.5%。
在深层稠油效益开发技术攻关中,吐哈油田形成了减氧空气泡沫驱+注气吞吐的超深稠油开发技术,试验区油井含水率下降40%,产量增加50%以上。
攻关面向现场解决生产难题
科技创新成果,必须应用于生产实践。吐哈油田围绕勘探开发重点领域,以技术创新解决生产难题,效果明显。
精细勘探台北凹陷,吐哈油田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高精度砂体刻画等技术,落实有利勘探目标,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千万吨;强化前侏罗系成藏条件研究和技术攻关,使三叠系油藏储量实现整体动用;立体勘探三塘湖盆地,新增探明储量迅速提高;开展银额盆地天草凹陷沉积储层、沉积微相研究,也取得重大突破。
在开发现场,吐哈围绕老油田稳产和低品位储量经济有效开发进行技术攻关,有效提升了开发效果。针对复杂深层稠油开发,科研人员通过水驱开发调整、提高采收率等技术研究,使鲁克沁二叠系稠油平均单井日产达到13.6吨,累计增油近4万吨。同时,吐哈油田提出致密油轨迹脱靶设计模式和砂岩地震变速度场+储层反演水平井轨迹设计模式,在三塘湖油层钻遇率提高至77.7%,单井平均日产达到11.3吨。
工程技术创新保障油田上产
吐哈油田致力工程技术创新,钻井提速、提效,缩短了钻井周期,为勘探开发提供了保障。
2017年,吐哈油田应用低成本钻井提速技术,有效解决了深部复杂坚硬地层钻井提速和中深部煤系、破碎、易塌易卡等复杂地层的安全钻井难题,完钻4000米以上深井15口,平均钻井周期比上年降低33.3%,直接经济效益4685万元。
吐哈特殊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应用井身结构与井眼轨迹优化、高效控斜钻具组合等低成本优快钻井技术,满足了复杂类型油藏开发需求。其中,胜北薄层水平井胜北307H井储层厚度仅2.5米、水平段长1102米、油层钻遇率达到100%。
同时,吐哈油田通过不断优化复合压裂液配方、降低陶粒密度等措施,单井成本降低20%以上。吐哈油田攻克小井眼压裂技术,使压后平均单井日增油4.2吨,日均增气1.16万立方米。

- 吐哈油田推进科研生产一体化2019 / 01 / 30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2018 / 11 / 22
- 吐哈油田海外业务综述2018 / 03 / 13
- 吐哈油田坚定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2018 / 02 / 26
- 吐哈油田超深稠油井 首次实施全程滑溜水加砂压裂2017 / 12 / 25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