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技术装备是国之重器,事关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有力推动下,我国石油石化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目前,中国石化千万吨级炼油装置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4%,百万吨级乙烯装置装备国产化率达到87%。但部分关键核心装备仍依赖国外制造,成为制约我国石油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危及产业链安全的瓶颈。突出表现在,部分特殊条件井下测控装备等存在空白,先进地球物理装备、大型压缩机等方面与国外制造存在一定差距。
为加快推进石油石化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防范化解“卡脖子”风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攻关力量归口管理。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攻关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科研机构、装备制造、大专院校、示范工程等多个系统,这些系统分别归口国家不同部门管理,造成一些项目多头申报、资金分散使用等问题,不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建议国家层面明确牵头部门或在相关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归口管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攻关工作,统一制定政策,统筹协调相关力量,形成产学研用“一条龙”的攻关机制。
二是加强统筹国家级试验平台建设。试验能力是衡量研发能力的重要因素,检验能力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制造企业各自建设试验装置,有些试验装置投资上亿元,只供自己使用,造成资金、资源浪费,增加企业成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牵头统一管理国家级试验平台建设和认证工作,对已具备条件的抓紧组织认证,推进资源共享,形成一批国家级试验平台。
三是加强标准提升工作。建议国家行业协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协同推进标准制定和提升工作。组织开展关键核心领域基础研究,促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加强政策支持。建议针对高端材料、关键装备、核心部件等“卡脖子”项目,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不仅补贴科研、制造单位,也要补贴承担使用风险的建设单位,激发使用单位的积极性。

- 能源局:40余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请将启动评定2020 / 03 / 09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布49项煤矿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2018 / 03 / 05
- 全球能源互联 哪些技术必不可少?2016 / 05 / 05
- 五部委出台环保技术方案发电技术方向圈定除尘2014 / 11 / 04
- 装备:实现跨越 由大变强2013 / 12 / 25









- 520相约特变电工新能源2020年...
- 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
- 华为旗舰新品,生而不凡、敬...
- 国家发改委:一季度全国全社...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