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过剩行业,身背厚重负担,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如何逆市突围?曾为中石油系统“亏损王”的抚顺石化公司近期以大幅增长的盈利势头,向人们展示了供给侧改革的巨大潜能,对老国企具有借鉴意义。
拥有88年历史的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是我国炼油工业的摇篮。2011年以来,受国内产能严重过剩和历史负担沉重等影响,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年均亏损逾60亿元,成为中石油27家炼厂中的“亏损王”。
2014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在克服资源不足、大庆原油价格较高等不利因素后,2015年盈利3288万元。今年1至7月,公司盈利21.3亿元,一跃成为中石油的“盈利标杆”。
“眼睛向外盯市场,一切生产组织围绕市场转,是转变的开始。”抚顺石化总经理李天书说。具备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能力的抚顺石化下属工厂、车间众多,原先安排一个任务往往能维持几个月,各单位习惯于“低头拉车”搞生产,罕有“抬头看路”盯市场,有时候产的多亏的多。如何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品种、开发新品,成为扭亏关键。
抚顺石化财务处长史新民介绍,公司构建了与市场联动的经营预警机制,各工厂、车间乃至班组每天的盈亏状况,系统都做出核算和分析,并以此指导生产。“一句话,什么赚钱就扩大生产,不赚钱就迅速调整掉!”
去年,公司对创效能力强的石蜡、高标号汽油等扩大生产,并开发10余项市场紧缺的新品,帮助增收5个多亿。不久前,销售人员发现一种聚乙烯膜料在华南市场很受欢迎,技术人员马上介入研究,仅3个月后新产品就推向市场,每吨比老产品多盈利150元。
“蒸馏是原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以前公司同时开启两套装置,哪套都开不满。”车间党支部书记贺文革介绍,去年公司经反复检测果断停掉一套设备,剩下的装置满负荷运行,“现在看来,规模效应凸显,成本、损耗均大幅降低。”
李天书说,用传统眼光看,拥有2万多名员工,上十万台套大小设备的企业,难免有跑冒滴漏和运行损耗,而补齐生产组织的短板,练好内功,则能较好实现公司内部人与人、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紧密协同,最大限度实现高效运转。
近日,在抚顺石化的一次例行早会上,针对一处价值1500万元的设备改造问题,基层希望更换新设备,而公司领导则要求维修原设备,双方讨论得颇为激烈。技术专家出身的钱新华最近正计划“复活”一套已闲置5年的酮苯脱蜡装置。“如果报废卖废铁,这套装置顶多值2000万元,但如果投入1.5亿元改造,则能代替投资5亿元新建装备。”据测算,改造后这套装置每年可创效4.5亿元,半年就可收回投资。
企业搞供给侧改革,离不开补短板、降成本、调结构,更好地为市场提供有效供给。李天书认为,这些目标的实现,说到底要靠人,创建一套科学机制调动国企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供给侧改革才能推向深入。

- 12位院士为一个“大坑”联名上书:解决了这个世界级难题,能装下大庆油田3年的原油产量2018 / 09 / 18
- 抚顺:央地共建石化产业园引来百余项目2017 / 02 / 17
- 抚顺石化特色订制赢市场2015 / 05 / 08
- 中国石油再添两条全自动口罩生产线2020 / 03 / 31
- 抚顺石化汽柴油生产迈入国Ⅵ时代2018 / 11 / 19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