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丨1月25日,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下称,CPECC)含油污泥热解技术工业化应用试验成果展示会在京召开。会上,该公司介绍自2017年10月底起,油泥处理热解试验装置在大港石化已安全平稳运行至今。这是油泥热解技术在我国炼化企业油泥处理领域的首次成功应用,填补了油泥热解处理技术在国内炼化含油污泥处理领域的空白,为下一步该技术的工业化推广应用奠定了扎实基础。
公开报道显示,国内油气田和炼化企业每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含油污泥超过800万吨,多年累积未处理的存量油泥超过2000万吨,此外还有大量的油气田和炼化企业废弃、搬迁、改造的石油类污染土壤场地尚未统计。不仅如此,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油泥因堆放或处理不当而造成的空气与地下水等环境污染目前也尚未有系统评估。
随着环境污染治理形势的日益紧迫,国内油泥处理工作已迫在眉睫。《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已明确将含油污泥作为危险废物。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亦规定对排放的危险废物按条例征收税费。
据与会专家介绍,含油污泥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国内目前大多采用填埋、热洗和焚烧等工艺处理,但这些常规处理技术存在各自的局限性,或不能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易产生二次污染、或处理成本较高。相比之下,热解技术因具有有机物处理彻底,无二次污染,可实现资源化利用,设备本质安全,处理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国外油泥处理的主流技术。
记者了解到,基于该技术的上述比较优势,CPECC自2017年3月开始立项《石油类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工程化应用的研究》科研课题,并由其下属华东环境岩土分公司组织引进美国油泥热解核心设备(其余配套设施均采用国内技术与设备,同时整个试验设备全部采用撬装化设计),于同年9月在大港石化建成试验装置,开展先导性试验验证。
近三个月的试验验证表明,热解技术完全满足炼化油泥的处理要求。大港石化实现了在国内首次突破性地采用热解技术处理含液量超过90%的炼化油泥,减量化可达80%以上,同时还回收了油泥里的石油烃,实现了资源化利用,且处理后的固态产物含油率小于0.5%,低于现行标准。
不仅如此,该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绝大部分企业将其产生的含油污泥委托给有能力的危废处置单位处置,委托处置费用3000—6000元/吨。而热解技术处理成本远低于委托处置的费用。不仅如此,还可回收大量的石油资源,为炼厂带来可观的增值效益。
据介绍,目前CPECC华东环境岩土分公司已实现了含油污泥热解处理技术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机械化作业和信息化管理目标,也成立了专业管理机构,并以科研课题工业化应用为契机,将大港石化公司的油泥处理项目打造成中石油的样板示范工程,并以此为模板在中石油炼化及油田企业进行推广和应用。

- 长庆微生物处理油泥技术规模化应用见成效2017 / 09 / 26
- 中国石油携手哈工大进军石油环保产业2017 / 05 / 08
- 中国石油含油污泥热解技术诞生记2018 / 03 / 02
- “吃干榨尽”每一滴油 中国石油含油污泥热解技术诞生记2018 / 03 / 02
- 环保利器——超临界水氧化产业化大幕拉开2016 / 12 / 19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