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油气>石油
物探院打造“采像释微”自主软件品牌
2016-09-06 17:23  · 来源:中国石化报  · 作者:项亮 魏玮  · 责编:油气

  上半年,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简称物探院)自主研发的非常规油气压裂微地震监测技术荣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该研究院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系列地震资料解释软件在中石化勘探分公司、西南分公司、中原油田、江苏油田和西北油田替代国外同类软件,从2015年至今完成15个工区近9000平方公里资料处理及综合研究。中石化王玉普董事长称赞:物探院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令人振奋! 

  此前,受国外商业软件垄断影响,国产地震软件的市场化发展面临市场占有率低、用户忠诚度低、生产应用率低的三低困境,研发和应用推广人员缺乏市场经验,信心不足。 

  面对各方面的巨大压力,物探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牢牢把握物探专业软件发展脉搏,精心部署,对症下药,从技术高壁垒、成果高精度、操控高交互三个方面着手,实现自主软件向创新型、服务型转变,不断步入高端化、市场化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物探院秉持先成熟,先入市原则,将采像释微(采集、成像、解释、微地震)四大系列软件中部分成熟技术进行整合,形成特色版,面向市场进行推广应用,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如何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尤其是在被国外软件长时间雄踞的市场中站稳脚跟,这是物探院管理层和软件研发推广团队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5年,在市场寒冬期,物探院认为投资可以减,项目不能减、软件的研发进度不能减、推广力度不能减,必须抓住机遇,抢占市场。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软件研发推广团队应该主动出击,始终与市场保持同步,用实力跑赢市场,快速提升软件市场效益。物探院软件所负责人深有体会地说。 

  以生产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是中国石化系列地震资料采集软件研发团队坚持的原则。他们充分发挥产、学、研联合开发优势,在一体化建模、逆向照明等方面取得专利,专有技术10余项。其中,iSeisMountain地震采集工程软件和SPStool地震勘探辅助数据生成软件面向油田企业研究院和地球物理公司,累计部署130套,协助完成国内外采集项目10余个,为焦石坝南南川三维、东北长岭十家户三维等重点探区提供了有力的采集技术支撑。 

  中国石化π-Frame地震软件平台,被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主席称赞为“2015SEG年会最大亮点。该项技术是中国石化系列地震资料成像处理软件研发团队大胆应用Hadoop等前沿大数据技术,与业界科技公司、油田科研院共同合作的成果。基于该平台全新设计打造的RTM逆时偏移软件,高效完成了涠西海上三维逆时偏移处理攻关,攻克海洋资料低频背景与高陡构造成像不清楚等难题,成功拓展海上油气田开发技术服务市场。 

  科研软件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哪些差异?为了寻找答案,并找到突破口,中国石化系列地震资料解释软件研发团队深入调研,先后组织3NEWS地震资料解释软件大会战,打造储层裂缝检测等6项特色技术,修改完善各类软件问题347个,提升了用户体验满意度。上半年,他们成功实现NEWS软件油田采购零突破,替代国外解释软件完成江苏油田和西北油田地震资料处理近4000平方公里,目前江苏墩塘工区已部署墩5开发井一口,新疆托甫台一口建议井位正在论证部署。 

    提供人不我能、人能我优、人优我快的非常规勘探开发高端服务,是中国石化系列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软件研发团队的特色,也是实现从跟跑领跑的制胜法宝。他们立足强化方法、软件和服务一体化战略,将FracListener微地震井地联合监测软件与页岩气开发技术有机结合,在焦石坝成功实施4口水平井多段压裂的微地震监测,以及10井次的井中和地面微地震联合监测,实现了压裂24小时内岩石破裂位置定位,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率先突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在市场上逐渐树立和擦亮了自己的品牌。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