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油气>石油
中国石油携手哈工大进军石油环保产业
2017-05-08 17:05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作者:  · 责编:油气

  近日,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石油环保、石油工程技术和非常规能源开发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研究、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合作,并逐步扩展到油田装备制造、新材料、井下控制技术、化工生产和互联网+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促进相关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

  据了解,在合作框架当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发的多梯度耦合污油泥处理技术成为一个亮点。据悉,在石油开采及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污油泥,是石油及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显著影响油田及周边环境质量,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不仅造成水、大气污染,而且将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

  在此背景下,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研发了多梯度耦合污油泥处理技术。该项技术利用空化作用、海绵效应等,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多尺度优化,实现油、泥的高效分离。处理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不产生二次污染,处理后固体含油率低于1%,具有污油泥处理效率高、安全环保等特点。

  “当前,中央及地方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石油产业的土壤修复问题最终是一个技术问题”。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总经理王忠仁说,国际上对环保的要求一直很高,即便如此,关于物理去油技术,国际市场上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解决之道。“长期以来,国际市场上处理油砂的技术普遍因为成本过高无法推广,若此项技术获得突破会有很大的市场推广价值,会大幅降低油砂开采成本。”

  王忠仁介绍说,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直属专业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钻修井、技术服务、风险总承包三大板块,业务领域涵盖石油工程技术全产业链。国内市场主要包括辽河、长庆、大庆以及国际油公司国内反承包市场,海外业务分布在非洲、中亚、中东、美洲4个大区的33个国家。由于公司业务版图广阔,对石油产业的油污泥处理技术一直十分重视。他说,公司坚持技术立本,每年投入1亿到2亿人民币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表示,由于全世界范围内石油储量丰富,污油泥处理的市场空间也将十分广阔。哈工大多梯度耦合污油泥处理技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它试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最终达到立足国内、服务国际的目标。

  根据业内估算数据,油田污染已经是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国内每年开采原油天然气产生的含油废水达到10-12亿立方米,污泥1000万立方米以上。其中,很多含油污泥在目前并未按国家规定进行有效处理,潜在污染规模巨大。由于含油废水污泥治理困难,业内估算污染物处理市场规模每年1000-1500亿元。其中,治理油田污染所需设备投资超过1500亿元,油气污染处理市场整体规模可能在3000亿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包括含油污泥的土壤修复,以及水、大气污染的防治问题正越来越受到国内重视。环境保护部制订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重点行动提出,今年将全面实施土壤污染治理,研究制定“土十条”考核细则,提出主要目标分解方案,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全面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进一步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

  不仅如此,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数据也显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30%以上。今年是“土十条”的落地之年,据环保部对“土十条”影响做的预测评估,土壤修复市场带动的投资规模将超过5.7万亿元。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