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石油环保、石油工程技术和非常规能源开发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研究、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合作,并逐步扩展到油田装备制造、新材料、井下控制技术、化工生产和互联网+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促进相关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
据了解,在合作框架当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发的多梯度耦合污油泥处理技术成为一个亮点。据悉,在石油开采及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污油泥,是石油及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显著影响油田及周边环境质量,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不仅造成水、大气污染,而且将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
在此背景下,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研发了多梯度耦合污油泥处理技术。该项技术利用空化作用、海绵效应等,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多尺度优化,实现油、泥的高效分离。处理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不产生二次污染,处理后固体含油率低于1%,具有污油泥处理效率高、安全环保等特点。
“当前,中央及地方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石油产业的土壤修复问题最终是一个技术问题”。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总经理王忠仁说,国际上对环保的要求一直很高,即便如此,关于物理去油技术,国际市场上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解决之道。“长期以来,国际市场上处理油砂的技术普遍因为成本过高无法推广,若此项技术获得突破会有很大的市场推广价值,会大幅降低油砂开采成本。”
王忠仁介绍说,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直属专业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钻修井、技术服务、风险总承包三大板块,业务领域涵盖石油工程技术全产业链。国内市场主要包括辽河、长庆、大庆以及国际油公司国内反承包市场,海外业务分布在非洲、中亚、中东、美洲4个大区的33个国家。由于公司业务版图广阔,对石油产业的油污泥处理技术一直十分重视。他说,公司坚持技术立本,每年投入1亿到2亿人民币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表示,由于全世界范围内石油储量丰富,污油泥处理的市场空间也将十分广阔。哈工大多梯度耦合污油泥处理技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它试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最终达到立足国内、服务国际的目标。
根据业内估算数据,油田污染已经是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国内每年开采原油天然气产生的含油废水达到10-12亿立方米,污泥1000万立方米以上。其中,很多含油污泥在目前并未按国家规定进行有效处理,潜在污染规模巨大。由于含油废水污泥治理困难,业内估算污染物处理市场规模每年1000-1500亿元。其中,治理油田污染所需设备投资超过1500亿元,油气污染处理市场整体规模可能在3000亿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包括含油污泥的土壤修复,以及水、大气污染的防治问题正越来越受到国内重视。环境保护部制订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重点行动提出,今年将全面实施土壤污染治理,研究制定“土十条”考核细则,提出主要目标分解方案,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全面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进一步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
不仅如此,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数据也显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30%以上。今年是“土十条”的落地之年,据环保部对“土十条”影响做的预测评估,土壤修复市场带动的投资规模将超过5.7万亿元。

- 徐矿集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展开合作2015 / 08 / 21
- 山西蓝天“58MW煤粉工业锅炉”通过鉴定2013 / 07 / 08
- 李圭白院士:地下水除锰技术还不够成熟2016 / 08 / 18
- 核能系统仿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揭牌2015 / 04 / 08
- 马军教授获英国皇家化学会“可持续发展水奖”2016 / 05 / 13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