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油气>石油
油水分离新技术渗透速率提高5个数量级
2018-09-07 18:43  ·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俞慧友  · 责编:王长尧

  9月5日,记者从长沙理工大学获悉,重庆大学教授孙立东、湖南省百人计划专家贾传坤、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韩拯共同主导,联合新加坡科技局化学与工程研究院等国际团队,开发了一种“渗透阳极氧化法”,可在孔径10—100微米、厚度1—5毫米的多孔钛三维微通道内,实现超亲水涂层的全覆盖,使水滴在多孔钛的渗透速率提高5个数量级。油水乳液经微通道过滤获得的高纯水相,总有机碳含量降至25ppm以下,油水分离效率达99.9%以上。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子刊《iScience》。

  油水分离,是一种将油水混合物分离,以实现废油回收利用、污水净化排放的绿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餐饮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石油化工工业等领域。传统分离方法仅局限于油滴尺寸较大的情况。当油滴尺寸小至几十微米以下,则几乎失去分离效果。

  为实现对水中微米级油滴(即油水乳液)的高效分离,需获得有高孔隙率和超浸润性,具良好化学和机械稳定性的材料。多孔钛则是一类理想过滤材料。不过,其不具备超浸润性,对油水乳液没有分离效果。同时,受其微通道尺寸限制,很难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超浸润改性。该研团队开发的渗透阳极氧化法,可在多孔钛三维微通道内制备和调控超亲水纳米管涂层,最终实现油水乳液的高效分离。方法突破了传统油水分离技术瓶颈,具广泛应用前景。目前,基于该技术的小试原型机已研制成功。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