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新技术渗透速率提高5个数量级
2018-09-07 18:43
·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俞慧友
· 责编:王长尧
油水;;iScience;阳极氧化法;渗透;油水乳液;三维;分离效果;团队;长沙理工大学;研究所研究员
9月5日,记者从长沙理工大学获悉,重庆大学教授孙立东、湖南省百人计划专家贾传坤、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韩拯共同主导,联合新加坡科技局化学与工程研究院等国际团队,开发了一种“渗透阳极氧化法”,可在孔径10—100微米、厚度1—5毫米的多孔钛三维微通道内,实现超亲水涂层的全覆盖,使水滴在多孔钛的渗透速率提高5个数量级。油水乳液经微通道过滤获得的高纯水相,总有机碳含量降至25ppm以下,油水分离效率达99.9%以上。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子刊《iScience》。
油水分离,是一种将油水混合物分离,以实现废油回收利用、污水净化排放的绿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餐饮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石油化工工业等领域。传统分离方法仅局限于油滴尺寸较大的情况。当油滴尺寸小至几十微米以下,则几乎失去分离效果。
为实现对水中微米级油滴(即油水乳液)的高效分离,需获得有高孔隙率和超浸润性,具良好化学和机械稳定性的材料。多孔钛则是一类理想过滤材料。不过,其不具备超浸润性,对油水乳液没有分离效果。同时,受其微通道尺寸限制,很难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超浸润改性。该研团队开发的渗透阳极氧化法,可在多孔钛三维微通道内制备和调控超亲水纳米管涂层,最终实现油水乳液的高效分离。方法突破了传统油水分离技术瓶颈,具广泛应用前景。目前,基于该技术的小试原型机已研制成功。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水中油污,再小也能清理干净2018 / 07 / 12
- “磁性两面神微球”问世 再小的水中油污也能清理干净2018 / 07 / 12
- 新型浮式储油装置关键技术获突破2016 / 12 / 07
- 长庆油田自主研发国内首台智能油水分拉装置2016 / 08 / 04
- 中科院3D打印研制出油水分离撇油器2016 / 05 / 30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