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油气>石油
油气巨头低碳转型“很拼”,回报能和传统业务媲美吗?
2020-08-18 17:43  ·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 作者:  · 责编:刘澄谚

  今年以来,在外部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油气巨头们改革动作频繁,不断加大转型的力度。他们的低碳转型有哪些趋势?投入力度究竟多大?这些投资的回报能否比得上其传统业务的历史收益水平?

  油价企稳1个多月,国际油气公司的破产潮却未休止。由盛转衰,这种情况在油气行业早已屡见不鲜,“页岩革命”改变了全球油气市场对传统供需平衡的认识,虽然油价有所提振,但供给充足而需求增速下降的根本性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这迫使一批油气公司着手将其经营从相对单一的油气业务向多元化的能源产业甚至其他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 与此同时,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地区,油气行业正面临资金压力和社会认可度下降的“双重威胁”。几年来,油气行业在全球股市指数中的份额减少了一半,在金融市场和环境相关的公共议题中, 公众对传统油气能源投资的争议愈发明显。

  也因此,许多综合型油气巨头已经加快在清洁能源项目和技术方面的投资,探索发展可再生能源及相关业务,重塑业务策略。他们也开始有意识地向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传达明确的转型意图。

  整体来看,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欧洲的油气公司显然更为积极,尽管策略各不相同,大多在各项清洁能源技术领域进行了低碳投资。美国油气巨头埃克森和雪佛龙重点关注油气生产过程中减排和能效提高,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重在研发,直接投入较少。

  道达尔(Total)和壳牌(Shell)在可再生能源和其他清洁技术的投资已比其他公司走得更远,他们都计划每年投资20亿美元,道达尔承诺到2030年拥有20%的可再生能源资产。而壳牌和英国石油公司(BP)在制定净碳中和的野心方面则非常突出。就在不久前,BP宣布将在未来10年内每年在低碳领域投资约50亿美元,10倍于现今的年度低碳投资数额。

  具体到投资领域,除碳捕集(CCUS)和生物燃料技术这些原有的油气业务相关投资,过去四年,油气公司的重点在可再生能源(光伏、陆上和海上风电)、电储能和电动汽车充电、配电以及林业碳汇。其中,光伏成为最大投资标的,2019年合计获得油气公司11亿美元投资。

  但就投入力度而言,新增的清洁能源业务与传统业务相比依旧杯水车薪。今年1月,国际能源署(IEA)在《能源转型中的油气行业》报告中指出,油气企业在其核心业务领域以外的并购和其他投资活动还不到总资本支出的1%,仅为21亿美元。即使是个别转型领先的企业,在核心油气供应之外的项目上平均支出也只占5%左右。

  据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统计,在2016—2019年间,油气公司对于清洁能源业务的并购额仅60亿美元,仅占核心业务投资的一小部分。但他们也指出,这些公司仍在转型的初始阶段,通过测试、评估清洁能源技术,寻求形成新的定位。

  考虑到回报率, 通常情况下,油气巨头会将目标锁定在投资回报率有望超过15%的上游项目。相比之下,太阳能或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回报率常常在10%以下(可再生项目回报率在 5% —9%之间,具体取决于技术和市场以及其他因素)。

  能源项目投资回报率

 

数据来源:Wood Mackenzie

  惠誉评级机构首席石油和天然气分析师Dmitry Marinchenko曾表示,尽管可再生能源可能现在利润较低,但随着能源转型的发展,未来石油和天然气的回报会减弱,这将推动零碳资产敞口的增加。

  也因此,巨头们纷纷加码押注可再生能源业务。壳牌计划到2030年代初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公司,曾表示其目标是未来几年在清洁燃料、可再生能源和电力市场投入的投资获得"两位数"的收益。意大利油气巨头埃尼的目标是,在经过融资和产生协同效应之后,其可再生能源投资的项目内部收益率将在8%至12%之间。道达尔预计,到2035年低碳业务投资将占其资产的20%。

  2019年壳牌取代道达尔成为油气公司中清洁能源项目最活跃的投资者

 

数据来源:彭博新能源财经

  英国石油公司(BP)

  英国石油公司(BP),曾经以油气业务为主,近期表示将在2030年前将其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削减40%,并每年在低碳项目上花费50亿美元,希望将其变成世界上最大的绿色电力生产商之一,而其主营的化石燃料业务正在慢慢退场。

  BP还计划出售在石油价格较低的情况下在经济上不可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产,以便在2025年之前筹集250亿美元,实现其向更清洁的能源过渡。

  事实上,早在1998年,BP提出“超越石油”(Beyond Petroleum)的口号,开始布局非化石能源业务。但是2010年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却让其措手不及,巨额债务压力让其在随后不断置出旗下新能源业务。

  此外BP曾大举布局风电业务。自2006年,BP先后收购了美国Greenlight能源公司、Orion能源公司等风电开发企业。BP还在光伏领域进行了长达40余年的长期投入。但困于债务压力,2013年至2015年间,BP逐步将其风电及太阳能业务挂牌出售,其估值约为80亿至100亿美元。

  随着债务情况好转,BP近年来又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进行的投资。近年来,BP一直在投资光伏,于2017年斥资2亿美元收购了Lightsource 43%的股份,该公司已成为欧洲最大的光伏项目开发商。不久前,BP与晶科合作,探索以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联合开发中国境内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或者地面式电站。

  2018年,BP接连进行了三笔充电基础设施投资,结合其加油站业务,布局电动出行领域。其中包括对以色列快充电池开发商StoreDot的2000万美元投资;对美国FreeWire进行了500万美元的投资;并以1.6亿美元收购英国领先的充电运营商Chargemaster。

  目前BP成立了一家生物质燃料合资公司(BP Bunge Bioenergia),每年能够输出1200万千瓦时的电量。在风电领域,BP在美国6个州运营9个风电场,并在夏威夷州持有第10项资产的所有权。近期,BP Wind Energy同意从其目前的合作伙伴Dominion Fowler Ridge Wind手中收购 BP运营的 Fowler Ridge 1 风电资产的剩余50%权益。此次交易完成后,将使 BP Wind Energy 的净风力发电产能增加15%以上,达到1076兆瓦。

  不过,可再生能源业务仍然只占BP总业绩中的一小部分,2019年,BP在其152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中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不到3%。从回报来看,对比息税前利润分别达到112亿美元和64亿美元的石油上游业务和下游业务,可替代能源所在的业务板块总计亏损13亿美元。

  在BP最新设定的目标中,该公司打算在氢能及碳捕捉、利用与封存(CCUS)领域寻求早期市场地位,同时为客户提供天然气产品组合,以作为低碳能源的补充方式。预计到2030年,BP将开发约5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比2019年增加20倍;生物能源日产量从目前的2.2万桶增加到至少10万桶;氢能业务在核心市场的份额增长到10%。

  壳牌

  另一油气巨头,荷兰皇家壳牌公司也陆续投资新能源。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该公司在清洁能源交易数量上排名第二,2019年就取代道达尔成为油气公司中清洁能源项目最活跃的投资者。

  2016年,壳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壳牌新能源。2017年10月,壳牌新能源收购欧洲最大的电动车充电公司之一的NewMotion,同年 7 月的世界石油大会上,壳牌 CEO 本·范伯登称计划在 2020 年之前,每年在新能源部门投资 10 亿美元,以推进向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发展。

  此后,壳牌收购了Greenlots、First Utility和Sonnen,并投资了SunFunder、Husk、SteamaCo、SolarNow、Ample、AutoGrid和Axiom Exergy等多家新能源及电力相关企业。2016—2019年间,壳牌已斥资约23亿美元投资低碳能源和发电业务,这一数字还远远低于壳牌此前的目标,即到2020年底在这一领域的总投资将在40亿至60亿美元,还有不小的差距。

  相比之下,这四年间,壳牌花费了超过1200亿美元开发化石燃料项目,并制定了计划在2020年初将其总支出增加到每年300亿美元。

  2019年,壳牌的领导者曾承诺从2021年—2015年间,每年花费20亿至30亿美元投入清洁能源项目。不久前,该公司与荷兰电力企业Eneco组成的联合体CrossWind赢得了荷兰最新的HollandseKustNoord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权,将结合漂浮式光伏、风电制氢等多种低碳新兴技术,到 2023 年建成759 兆瓦项目装机。

  但目前,可再生能源投资在壳牌总投资中仅占比3%—5%,与其设定的绿色目标还相距甚远。对比利润分别达到41.95亿美元和62.77亿美元的石油上游业务和下游业务,其天然气和新能源业务板块的综合收益为86.28亿美元,受低气价和较高的运营开支的影响,较2018年有所下滑,其中新能源业务收益未单独列出。

  其2019年年报指出,回报率是该公司投资决策的关键部分。对于电力业务,壳牌寻求的股本回报率为8%至12%。对于新燃料(生物质、氢能、充电桩业务),该公司预计这部分资本收益与下游业务类似。

  道达尔(Total)

  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也在今年提出“大能源公司”的理念,并设定了“三步走”计划,逐步实现转型。该公司计划第一步先成为全球领先的天然气公司,第二步将成为盈利能力良好的天然气发电公司,最后再逐步转型成为拥有包括各类新能源发展在内的全球顶尖能源公司。 过去的10年中,在新能源资产的收并购中,道达尔进行了许多战略投资,在交易量和金额方面领先其欧洲同行。

  在太阳能领域,2011年道达尔斥资14亿美元收购美国太阳能公司SunPower 60%的股份,其旨在成为全球太阳能综合领导者,目前拥有1.7 GW的容量,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其增加到5GW。

  2016年,它以11亿美元收购了法国电池制造商Saft,并以2.24亿美元收购了比利时绿色电力公司Lampiris。2018年又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法国电力零售商Direct Energie 74%的股份,这使该公司成为法国顶级的公用事业提供商之一。

  2017年,道达尔成立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电力部门(GRP),开发天然气及电力贸易、储能、太阳能及能源服务等“业务投资组合”。道达尔的可再生能源计划是每年在清洁能源技术上投资5亿美元。这个数字约占其总资本支出的3%,并计划在未来20年内将这一比例提高至20%。今年年初,道达尔表示,将为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方面的试水投入约20亿美元资金,占该公司资本支出的13%左右,这样的比例以往对一家化石燃料生产商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除了投资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道达尔还成立了一个风险投资基金,该基金迄今已向约20家初创公司投入了1.6亿美元。

  道达尔的可再生能源产能已从2019年的3吉瓦,增长到目前的6.6吉瓦以上。该公司计划,到2023年再增加4.6吉瓦的装机容量。2019年,道达尔174.5亿美元净投资中的35%用于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电力部门,这也贡献了23.8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净额。预计2023年实现发电能力达10吉瓦,2030年碳排放量在2015年的基础上降低15%,2035年天然气占比将提升至60%,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20%。

  今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其下游设施自3月中旬以来运行量比正常水平低了50%。这种趋势使炼油利润率持续恶化,今年上半年比一年前下降了35%,进一步压低了87%的产量。社交隔离措施将使其零售业务受损,今年上半年下降了44%。

  但是该公司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电力板块业务却并没有倒退,今年上半年iGRP部门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贡献了整体营业收入的40%,高于2019年上半年的14.6%,主要推动因素是液化天然气销售增长30%,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70%,预计iGRP可能会在道达尔未来利润中占据更大份额。

  今年五月,道达尔在澳大利亚启动了一个256兆瓦的太阳能设施。其管理层还宣布以5.15亿欧元收购EDP-Energias de Portugal在西班牙的资产,使该公司成为伊比利亚半岛第四大天然气和电力供应商。目前道达尔已推动出售其北海油气资产,同时退出了先前计划在阿尔及利亚和加纳购买西方石油OXY油田的计划。

  Equinor ASA挪威国家石油公司

  挪威石油公司Equinor,其前身为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 Oil,是世界最大的离岸石油天然气公司,也是北欧收入最高的公司,在全球18个国家设有生产基地。这家巨头为转型而改名,新名Equinor由equi——平等、公正与平衡的字根,与挪威起源nor合并而成。该公司CEO Eldar Satre在声明中强调:“Equinor代表了我们是谁,我们的过去以及我们的未来。”

  2018年5月Equinor启动1.97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基金,其近年来Equinor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关注度以及现阶段成果也高于其他欧洲同行。其转型战略以风能为核心,包括太阳能,电池以及CCUS领域,形成了专业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新能源布局。

  咨询公司IHS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Equinor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年度投资5亿至7.5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年度投资将增至7.5至15亿美元。2016年Equinor在新能源板块投资占比4%,2030年计划增加至15%至20%。目前这些项目投资回报率9%至11%,高于部分油田项目。

  今年 2 月公布年报时提出气候发展路线计划,致力于快速发展旗下可再生能源资产,浮式基础海上风电是其当下最看重的领域。

  对比传统海上风电项目,浮式海上风电目前只在起步阶段,但是Equinor认为,这种技术的成本下降速度快于主流的海上风电,且浮式海上风电的概念与浮式海上钻油平台有相似之处,都是在较远、较深的外海运作,传统油气开发商可以借鉴海上钻油平台作业的经验。

  也因此,Equinor认为,要进一步发展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是将其规模扩大到目前主流海上风场的规模水准,即500 兆瓦以上,才能实现其规模经济优势。

  该公司计划到 2026 年将旗下可再生能源资产增加10倍至 4—6 吉瓦;至 2035 则发展到 12—16 吉瓦,并在浮式海上风电领域建立先发优势。

  Equinor数年前投产并网 30 兆瓦的Hywind Scotland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是业内首个正式投产并网的商用项目,其正在建设的位于挪威外海 88 兆瓦的Hywind Tampen项目预计将在 2022 年并网投产。

  雪佛龙

  与欧洲同行路径不同,埃克雪佛龙等美国传统石油公司坚持“油气为中心”的衍生低碳战略,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积极研究新能源潜力。

  2017年,该公司发布第一份气候变化报告,表示其目标是提供多样化、有弹性的油气组合,上游的投资组合向天然气转变,大力发展天然气为核心的项目,包括澳大利亚和安哥拉LNG项目、孟加拉陆上项目以及美国页岩项目。雪佛龙在碳捕捉技术(CCS)上投资11亿美元在澳大利亚高更项目,以及将Quest CCS应用到Alberta油砂项目。2013年以来排放量减少26%。

  在新能源领域,雪佛龙投资较少,包括墨西哥和加州的测试太阳能项目及风电场、加州地热及生物燃料。过去3年,该公司每年投入5亿美元用于低碳业务的研发,这在其209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中仅占约2%。(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