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政治环境下,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军国主义”图谋,亚洲安全合作将处于复杂和困难局面,而且这种状态或许长期存在。金融货币合作上,亚洲国家存在巨大猜忌,很难取得类似欧洲或欧元区那样的成功合作,人民币与日元地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尽管如此,东亚地区仍然存在合作经济贸易合作空间,其中能源合作具有共同利益和意识,因此应该可以大有作为,应是当前东亚合作困局中的主要突围线路,其中最重要的合作突破口应该是在天然气价格机制方面。
由于天然气供给迅速增加,美国液化天然气(LNG)进口价格在全球最低,基本在3.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欧洲的价格维持在10-12美元。但是,以“日本清关原油价格”(JCC)为代表的亚洲价格却继续保持全球最高水平,高企在16美元以上。
与美国相比,东北亚LNG接收价格溢价水平在12美元以上,相对欧洲溢价为3-4美元,在世界天然气市场上存在着巨大的“歧视性”待遇。随着全球天然气市场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亚洲天然气不公平的过高“溢价”使天然气价格与石油价格挂钩的定价机制失去了合理性,已经到了需要彻底改变的时候。
亚太市场,尤其是东北亚的天然气市场,是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速最快的市场,2012年,亚太市场消费了全球20%的天然气,同比增长7%。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天然气消费量总体保持上升趋势,2012年日本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达到8371万吨,同比增长了6.2%,占到世界LNG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2012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47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9%;天然气进口量达到42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6.3%。按照中远期规划,201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为2600亿立方米,2020年3500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5000亿立方米,届时将超过欧洲成为美国外的世界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市场。
但是,由于亚洲国家缺乏共同利益保护机制,大规模天然气消费优势无法发挥,反而在国际天然气定价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价格话语权。
欧美地区有现货和期货交易市场,且有管道天然气作为现货交易补充,基于市场平衡形成交易市场价格,而亚洲地区没有天然气交易平台,也缺乏区域外管道气补充,只有通过谈判形成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需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东亚国家面临着共同的价格歧视问题,客观上需要加强合作,将天然气价格与石油价格脱钩,建立一套符合各国利益、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
作者:董秀成,系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书记兼副院长。

- 欧洲天然气供应过剩加剧2020 / 04 / 01
- 原油价格暴跌让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因动力不足延迟2020 / 03 / 25
- 应对疫情莫忘全球气候治理2020 / 03 / 25
- 雷斯塔德预计欧洲20%的油服公司或将破产2020 / 03 / 19
- 欧洲石脑油价格下跌9%2020 / 03 / 19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