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国际液化气市场出货不畅,资源供应充裕,进口气量大价低不断冲击国内燃气市场,国产气承受压力,价格一路跌至近年来历史新低,我国液化气高价时代开始渐行渐远。
2015年与今年1—6月份产量对比来看,液化气产量呈现一定的季节性:1、2、4、6月份环比均有1—7%的不同跌幅,3、5月份均呈上涨趋势,有3—5个百分点的增长点;而同比涨势大于跌幅,有1—10%的增长幅度,这和烷烃深加工等工业需求的增加存在密切的关系。
我国码头七月份到船量约为50.4万吨左右,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华北天津码头仅占少量。约有70%的进口气集中在华南地区,其中,广州华凯、东莞九丰等存在卸货压力。主要是由于当前进口成本偏低,部分进口商逢低补仓,进口资源量大增,导致码头库存增至中高位的水平,好在8月份进口气到港预期下降,码头多以消化库存为主,主力炼厂销售承压,价格随势下行,这也是最近华南主力炼厂持续下挫的主要成因。
我国进口气到船主要集中在华南消费大区,其中,珠海码头、钦州码头占比17—19%,约8.8—9.8万吨;广东潮州、广东东莞、广西防城港4.4—6.4万吨,占比8—12%;其他烟台港、天津港、汕头、宁波、嘉兴等码头均在2.2万吨附近,占比4.37%。
随着PDH装置的集中上马,异丁烷脱氢、正丁烷异构、混合烷烃脱氢等烷烃深加工开启了继烯烃深加工之后,深加工领域新的序曲,丙、丁烷的进口需求逐步增大, 2016年1—6月份我国液化气进口依存度徘徊在41.33—56.92%,
丙烷、丁烷作为烷烃深加工的加工原料,面对2016年新增的丙烷脱氢企业,如河北海伟、宁波福基等新增产能,以及山东烷烃深加工炼厂神驰、京博的混合脱氢,其产业快速发展驱动丙烷进口量大幅增长,丁烷进口量占比较小,但以丁烷为原料气的烷烃深加工产业逐步发展成熟,我国液化气进口依存度存上升趋势。

- 国内液化气价格维持高位2019 / 04 / 16
- 液化气价格维持高位2019 / 04 / 15
- 11月15日起西宁液化气价格下调2018 / 11 / 20
- 首个LPG分布式项目落户青海2018 / 10 / 31
- 10年内俄罗斯将成全球头号天然气出口国2018 / 10 / 08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