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油气>天然气
蓝天威力CEO胡晓明:“一带一路”为天然气行业带来更多机遇
2016-09-07 18:12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程宇婕  · 责编:吕学谦

   8月30日,蓝天威力控股有限公司公布截至2016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业绩,显示天然气业务收益及总销气量大幅增加,来自天然气业务的收益增加173.1%至1.15亿港元,总销气量增长200.3%至53.9百万立方米。

  一个天然气行业的后来者,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 

  在首席执行官胡晓明看来,后来者反而有更多创新、更少包袱。据他介绍,蓝天威力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创新的业务方案——管道不通的地方,用直供方式解决大用户对于天然气的需求,为大型商业设施、工业用户提供冷热电联产的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则打起了LNG气化过程中冷能的主意,通过创新的技术回收冷能,实现冷热电三联供;创新的运营方案包括创新的金融解决方案,引入供应链金融的概念、通过金融租赁的方式替客户解决前期投资过大的难题。 

  所以,尽管经济增长放缓,蓝天威力仍从中看到了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城镇化加快给天然气行业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城市燃气项目、工商业LNG直供项目、CNG、LNG加气站、沿海LNG接收站等天然气中下游产业链项目。 

  多点开花 

  在香港和新加坡两地上市的蓝天威力集团原本专注于印刷业务,自2014年开始转型,成为专注于中、下游天然气产业链的综合天然气供销商及运营商。2016年上半年,随着集团的天然气项目运营规模扩大,天然气业务录得分部溢利增长13.8%至46.4百万港元(2015年同期40.8百万港元)。 

  上半年,集团加快步伐发展中国天然气贸易业务,其中CNG及LNG贸易业务的收益由零增加至68.5百万港元;而于2015年10月完成收购的山东省泰安项目,其于上半年的贡献收益达24.7百万港元。  

  至2016年6月30日,集团业务覆盖中国8个省份,包括山东省、海南省、江苏省、贵州省、辽宁省、湖北省、四川省和安徽省;拥有34个汽车加气站及2个城市燃气项目,贸易及配送业务目前覆盖山东省、海南省、安徽省及浙江省。   

  2016年上半年,蓝天威力成功引入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单一最大股东,北京燃气已认购集团股份及可换股债券,涉及投资总额13.2亿港元。 

  一带一路 

  加入蓝天威力之前,胡晓明在2012年6月到2015年2月期间,先后担任了中国天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和行政总裁,任职期间公司市值3年增长了6倍。再往前的1999到2011年间,胡晓明在新奥集团担任重职,离职前为公司副总裁。在新奥集团任职期间,公司市值增长了100倍。 

  作为蓝天威力的首席执行官及执行董事,胡晓明负责制定蓝天威力的业务发展及扩张战略,并订立公司的收购部署和原则。  

  他把蓝天威力的成绩归结为“一带一路拓展战略”的成功实施:在中国沿海一带,如京津冀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区,以更具价格优势的海外液化天然气作为主要气源,以工业燃气和交通燃气作为主要业务,向上做天然气的接收站贸易配送、发展分布式能源等多种产业,打造完整的价值链;在气源丰富、市场前景好的内地中西部地区,以城市燃气和汽车加气为主要业务,向下发力终端,打造特色的产业链,而中西部地区正好与古丝绸之路吻合。二者结合形成国内的一带一路战略,是蓝天威力近两三年的重点。 

  “两三年之后我们就要发力国外,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区域参与全球天然气贸易,积极寻找合适的终端业务。有些区域城市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国内,有大量的需求。”胡晓明告诉记者。 

  从获取气源的角度来看,这个战略相当巧妙,进口更具价值优势的海外LNG;国内首家在海南建设LNG接收站的上市民营企业;在西北挑选多元化管道气气源取得更便宜的天然气,蓝天威力瞄准中国沿海“一带”的经济据点及西北部“一路”的气源丰富地区,仅在2014-2015财年,蓝天威力的全产业链天然气业务总收入增幅已达85%。 

蓝天威力首席执行官胡晓明

  以下为专访实录: 

  中国能源报:受电力过剩的影响,天然气市场不断受到挤压,您如何看天然气市场的前景?对未来有何规划? 

  胡晓明:2020年天然气占国内一次能源比例达到10%或以上的目标,为整个天然气行业带来巨大潜力。中国已步入经济发展由过往的高速增长转为相对温和平稳的“新常态”,尽管2016年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进一步放缓至6.7%,但同期的国内天然气需求增速已明显恢复,回升至9.8%。 

  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对于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有着关键性意义。我们将抓紧契机,扩大我们在沿海及内陆地区的客户基础和市场份额,继而全面布局产业链的上、中、下游。 

  北京燃气成为本集团的单一最大股东后,为我们带来丰富的行业及财务资源。双方将持续探索和锁定更多于项目层面及区域性的潜在合作机会,例如共同投资、业务合作等,从而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蓝天威力亦将成为北京燃气在资本市场上的海外投融资平台。 

  中国能源报: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电动汽车行业,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公司在LNG加气站的业务是否受到影响?如何应对? 

  胡晓明:肯定会有影响,但天然气汽车有其他能源汽车无法替代的地方,比如长途的大巴、货运就不能用电动车取代。未来可能是汽油车、天然气汽车、电动汽车甚至新的能源汽车并存的局面。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市场,各种类型的车比例不同,这很正常。 

  所以我不担心,行业发展一定是基于自身能够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依赖政策补贴都不长久。虽然现在煤电便宜,但从可获得的程度、清洁性、方便性和安全性综合比较的话,天然气性价比是最高的。 

  中国能源报:对于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公司有怎样的规划? 

  胡晓明:我们对于上游一直保持着密切关注,但还没有特别大的动作,更多在有效利用。比如在四川宜宾建有页岩气的井口电站,解决了采气初期直接排放或点天灯造成的浪费问题。最近在山西省也洽谈着一些大型天然气利用项目。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