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化学工业项目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多地出现民众自发反对在本地区建设一些化工项目的情况,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PX项目,从大连到福州再到昆明,PX所到之处近乎“人人喊打”。
不仅仅是PX项目,很多与化工相关的如电池项目也受到波及。就在上个月,上海一家新能源电池企业锂电池项目在持续的舆论反对下撤出了投资。
从对身边事置若罔闻到热切关心居住环境的各种变化,并且就项目成立和危害性进行质疑并要求论证,这是社会进步的表象之一,是值得肯定的。这也给当地政府和投资企业提了一个醒:不要忽视邻居们的意见。
之所以闹成现在这种逢化工必反对的局面,地方政府需要反思。要化解这种困局,也需要从地方政府做起,一步步地让居民们接纳“新邻居”。
首先,地方政府需要信息公开化,重塑公信力。或许大部分反对PX项目的居民,并不能准确说出PX到底是什么,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在他们“自学”的过程中,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识往往会造成似是而非的判断。要扭转这样的局面,就应该从项目立项开始,在当地政府网站上公示,针对那些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请权威专家进行解释,邀请居民加入项目的环评程序,甚至可以请一部分居民代表到已建成的项目周边考察。总之,信息不对称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任何隐瞒最终都会被曝光直至被放大,到那时候就会更被动。
其次,要合理运用经济手段让居民认可项目的存在。在国外,很多企业会给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或者采用修建公共设施等经济补偿手段,这一做法也可借鉴到国内的一些项目。毕竟,居民的一个很直观感受是,项目建在自家附近,当地政府拿走了税收,居民除了要承担未知风险外别无所获。因此,从投资企业的角度看,那种只对自己有利,不管当地居民感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果不能双赢,这个项目是难以生存的。通过一些经济手段,对受到影响的居民进行补偿,做到利益共享,或许可以使项目推进得更顺利一些。
第三,大力培育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环评组织。这需要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植相关环评组织走上前台,提供令人信服的数据。当然,这些环评组织只能提供评估结果,并没有替民众选择的权力。
化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PX们今天被反对掉,明天仍然会摆上其他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这是我们必须看到的事实。在民众情绪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出面搭建一个政府、公众和企业的对话平台。三方的共同理性,才是破解“政府引进不把关、企业投资不担责、居民反对无理由”困局的终极解决方案。
可能这样的对话过程会使得只需半年就能立项的化工项目延长立项期,但这个时间是经济发展转型中必须付出的成本。惟有严谨的测评,公开透明的信息,才会给整个项目带来长期的效益,给当地民众带来切实的利益,给下一个项目上马提供可参考案例。

- 被PX项目改变的古雷2015 / 04 / 13
- 【能说会道】理理一周能源大事2015 / 04 / 10
- 福建PX项目爆燃事故:将推涨PX价格2015 / 04 / 07
- 曹湘洪:“PX恐惧症”是产业发展的最大挑战2014 / 04 / 10
- 发展PX项目需凝聚社会共识2013 / 08 / 22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