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日前在北京对常州龙腾太阳能热电设备有限公司完成的“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认为相关技术产品和集成技术在我国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中已经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
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忠表示,该技术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加快该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及工程示范与应用,推动光热发电项目的建设。
该项目成果的取得标志着中国在槽式热发电采光系统集成技术及其关键核心部件生产等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突破,为国内建设大型光热电站提供了技术及经济可行性保障,具有巨大的推广前景。
常州龙腾太阳能2012年自筹资金并采用自主产品与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投资建设了国内首条商业化槽式聚光集热系统示范工程。该示范工程是全球首个在同时具备高纬度、高海拔、风沙、严寒等特殊自然环境的地区建设的槽式聚光集热系统示范工程,并且该项目通过了全球权威检测机构德国宇航中心DLR派遣的工程师团队进行的现场检测认证,对于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建设和运维大型商业化光热电站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项目主要完成人员、常州龙腾太阳能热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科说,集热场系统作为光热电站中的核心系统,占整个电站投资的40%-50%,并且决定了整个电站的最终输出。我们的集热场示范工程成功建设和运行,并且通过检测与鉴定达到国际化商业电站的效能水平,表明中国光热发电技术与装备的国产化有了重大的突破,并在中西部地区的使用上有了实际的经验与数据,为实现我国十二五规划的1000MW装机容量的目标奠定了核心部件产业与集热场集成相关的基础与经济性,降低了大型商业化电站的技术风险。
光热发电是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的简称,它是利用聚光集热系统高效吸收太阳热能,然后通过常规热电转换的方式进行规模化并网发电的一种技术。
俞科介绍,相对于其他新能源发电方式,其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太阳能利用效率高,聚光集热系统的光热转换效率已经大于70%;二是技术兼容性好,可以和煤电、天然气、生物质等常规火电站实现系统接入联合循环;三是可以通过规模化储热实现连续发电,且储热的技术成熟、成本低,已有电站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四是商业化运行经验丰富、技术风险较小;五是成本下降空间大,世界银行的报告预计长期光热发电的度电成本将降至6-8美分,目前国外最新建设的电站其商业电价折合人民币1.2-1.5元/度,在我国实现产业化后预期更本还将极大的降低。
鉴于光热发电技术在和火电进行联合循环减少能耗及大规模稳定并网发电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2015年实现光热发电装机容量1000MW,到2020年计划实现装机容量达3000MW。
按这一规划,将新增电站建设投资约300亿人民币,对于钢铁、物流、建筑等行业拉动巨大,同时对于产业升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有着巨大的贡献。
“但目前国内有许多潜在的光热项目,一般都是借鉴国外经验进行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缺乏国内产业链的支撑,因此一方面成本居高不下,一方国外产品能否承受国内风沙、严寒的恶劣环境也有疑虑,因此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50MW的电站真正的投入建设。”俞科说。
从国际来看,聚光热发电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截至2013年上半年,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已运行电站装机容量超过3GW,在建电站超过2GW,规划中的项目超过30GW,市场前景广阔,美国Google、西班牙Abengoa、法国Total、日本AGC、沙特ACWA等大型跨国集团纷纷通过收购、合资等方式参与新兴的CSP 市场。
俞科介绍,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同属于太阳能行业但却有又完全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光热发电与光伏发电的技术原理不同。光伏是使用光伏组件进行直接的光电转换;而光热发电主要是进行光到热的转换,发电的方式采用常规的热电方式。
二是对于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不同。目前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通常在15%-18%,光伏电站的年效率通常在10%-15%;而光热发电的组件光热转化效率已经大于70%,一般的工业热应用中对于太阳能的总利用率大于65%,光热电站年效率通常在15%-20%。
三是应用的领域不同。光伏的应用领域在建筑一体化及分布式能源;而光热发电的应用领域在于基础店里供应、常规电站联合循环及工业供热等方面。
四是产业链的区别。光伏产业链是一条较为独立的产业链和其他产业交叉较少,而光热发电产业链则是传统产业的升级和优化,对下游产业链拉动巨大,比如钢铁、玻璃、高端装备制造、化工产品与工程、电力产品与工程、物流等。
继我国首个光热发电特许权项目“内蒙古50 MW槽式太阳能项目”招标后,以中国华电、华能集团为代表的5大电力集团及其他电力公司都在进行光热发电项目的发展与规划。专家认为,建立以中国自主技术、产品、装备为主的产业链,是推动整个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与关键。
俞科说,未来商业化市场的推广,目前而言的话主要取决于光热发电的电价政策,然而这个电价政策的出台也需要基于国内的产业化情况和实现项目的成本。因此推进一个基于国产化产品与技术的示范性光热电站,基于这个电站的成本与运行状态,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光热产业现状的产业政策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捷径。

- 稳定发展节奏 逐步增加装机2019 / 12 / 11
- 全国政协常委曹培玺:加大规模化开发力度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2019 / 03 / 11
- 钱克明:农业生产规模化 并非一味求大2015 / 03 / 06
- 中国不会有单纯的页岩气革命 产业化至少需5年2013 / 07 / 31
- 液氢开启规模化民用征程2020 / 03 / 25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