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一吨工业废水要几十块钱,焚烧一吨污泥要2800元左右。这是长三角地区最先进的工业废水处理的价格,一位污水处理行业的人士告诉记者。
日前,有媒体再次曝光了腾格里沙漠腹地化工园区排污池造成的污染。
尽管地方政府公开回应“暂未发现污水排入沙漠”,并强调了通过修建排污池、污水处理厂等方式,所作出的努力,但事实却是,脆弱的沙漠生态已经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不断降低环保门槛;一方面是企业为了节省巨额的治污成本,得过且过。谁来为脆弱的环境“埋单”?
处理工艺“不负责任”
腾格里工业园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远离人口密集的地区,但靠近黄河,当地的主要工业是硫化碱项目为主的精细化工业。
根据其他媒体的报道,该工业园1999年成立以来,直到2009年,十年间没有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各厂的工业废水直排沙漠。
2009年开始,当地政府在沙漠中建造了数个足球场大的排污池,要求各个企业不得擅自排污,要统一将污水汇总至排污池中。
而这些排污池,正是此次为媒体曝光的,造成腾格里沙漠腹地污染严重的罪魁祸首。
9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召开新闻发布会上,阿拉善盟副盟长赵占军表示,腾格里工业园区成立以来,引进了一些企业入驻,但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污水处理厂一直没有投入使用,为充分利用沙漠地区日照时间长、温度高、蒸发量大的特点,我们规划建设了污水蒸发池,并采取防渗处置。
根据有关媒体的报道,排污池完全向自然环境敞开,只是进行了简单的防渗处理,污水排入之后,通过暴晒蒸发,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向沉淀物中撒白石灰进行中和,最后的产物何去何从,无人知晓。
前述发布会上,阿拉善盟环保局副局长王翠花曾表示,这些剩余的泥底将进行固化处理。
不管怎样,结合当地的产业特征,这样的处理手段是否合理呢?
“这种方法很不负责任。”前述污水处理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书记张天永告诉本报记者,阳光暴晒蒸发的方式本身是有问题的,水分蒸发的同时,也可能会有一些挥发性的有机物随之蒸发出来,污染大气。
记者曾参观过东部某化工园区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整套设备如同一个“热水瓶”是全部封闭的,废气无法排出,同时也要进行无害化处理,达标排放。在处理系统的外部,几乎闻不到任何的异味。
其次,用熟石灰对沉淀物进行中和的处理方式,只是生成了钙盐沉淀,无机盐本身问题不大,但相应的一些有机物仍旧可能带来污染,张天永对记者说。他也表示,具体的污染要根据产品,以及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比较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环境处理工艺,能够实现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他看来,腾格里工业园区的很多企业实际上属于“非正常生产状态”。
赵占军在前述发布会上称,因排入蒸发池的污水达不到环保要求,2012年6月起,我们开始全面整治,12月10日后切断管道,责令企业停止排入废水。
巨额处理成本
化工、制药、纺织印染、钢铁、电镀等产业是国家列出的重点污染企业。
事实上,这一类的重污染企业也并非一定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负担,这要看企业的生产工艺,以及对环保的投入。
一位东部化工园区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当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就要求每一个企业首先要对自身的污水进行预处理,达到国家要求的纳管标准后再统一纳入园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再次处理,统一排放。
对于这些重污染企业,规定在企业的排污口要装的东西:第一个是阀门、二是监测仪、三是格栅,这确保当地的环保检测中心能够随时监测到企业排污的影像和数据。
“处理成本很高,处理一吨污水大概要几十块钱。”前述负责人告诉记者,那么,对于重污染的排污如何处理?
本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工业废水不同于生活污水,处理手段非常专业,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处理的方案都不相同。
前述污水处理行业人士表示,尽管有的工业园区有专门的工业废水处理厂,但也不等于“一锅烩”。“首先要给工业废水进行成分检测,每一种类型的废水,对应一种处理方式。通常,每一个企业可能要排一根甚至多根管道,根据废水成分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所以你看到的一个大的污水处理厂,实际上是多个污水处理厂。”他对本报记者说。
而具体到某一种污水的处理,目前最先进的办法无外乎是三道工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就是通过沉淀、过滤等方式,将污水中的杂质、重金属等大分子物质去除;化学处理就是通过化学药剂,将有毒有害物质还原出来;生物处理就是使用菌种、微生物等,把有毒有害物质无害化。
污水处理的一个重要的副产品就是污泥,对于重污染产业来说,中水达标并不意味着污染全部消除,污泥的处置同样至关重要。
前述水处理行业人士对记者说,通常也要请有资质的环保检测机构对污泥进行检测,判断是否为危险废弃物。
常用的方法是高温焚烧,将大部分重金属固化,焚烧后的产物,再经过检测,如果判定无害,可以进行回收利用,比如做铺路的道渣、透水材料等,但依旧不能用于民用建筑。
也有一些地区,把无害化之后的废渣进行填埋处理,但填埋场要采用七层防渗,将近一米厚的防渗层,确保不会污染地下水。
危险废弃物的处理代价也很高。前述人士向记者说,在苏州等地,焚烧一吨污泥需要2800元钱左右。
“谁排污谁付费”
脆弱的沙漠已经污染,官方并没有公布具体的污染数据,但毫无疑问的是,未来的修复也将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金钱的成本。这部分成本又应该由谁来负担?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赵学勇告诉本报记者,荒漠土与普通土壤相比,承接污染和自净的能力本身就要弱。相反,很快可以将水渗透到下层,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一方面,西部的地区要发展,迫切地希望企业进入,而“大包大揽”承诺各种优惠条件,尤其是降低环保的门槛。如其他媒体报道,腾格里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中,就曾保证,承担企业的排污费用。
但结果却是,长达十年的时间,处理设备不到位;尽管有污水处理厂,但污水纳管率不到5%,也就是说地方根本没有经济实力去完善管网建设,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营。
企业在缺乏监督和惩罚的环境下,为了节约巨额的处理成本,更加没有动力去自己进行环保投入。
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已占到当年GDP的8%。环保部的生态状况调查表明,仅西部9个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占当地GDP的13%,相当于甘肃和青海两省的GDP总和。
前述污水处理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很多从事水务、固废处理的企业,都不愿意承接“越往北,越往西”地区的业务,主要原因是当地政府并没有经济实力来支付费用,成本无法收回。
“应该从谁污染谁治理,转化为谁排污谁付费。”他对记者说,地方政府不应该大包大揽,而应该转化为企业收费,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

- 与城市生态共生 传统火电“吃掉”污泥变废为宝2019 / 11 / 04
- 裕华公司:燃煤耦合污泥发电项目喜获批准2018 / 07 / 05
- 全球首个实现超低排放清洁化生产的大型发电集团进军生物质耦合发电市场2018 / 07 / 05
- 福州电厂燃煤污泥耦合发电技改项目被列为全国首批试点项目2018 / 07 / 04
- 全国最大污泥处理工程在浙移交生产2018 / 06 / 29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