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开始审议大气污染修订草案,这是该法自1987年施行至今的首次全面修订。此次草案强化了违法责任方的法律责任,违法排污50万元罚款的上限被取消。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介绍,现行法源头治理薄弱,管控对象单一;总量控制范围小,重点难点针对不足;问责不严,处罚不够,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
据悉,草案共八章一百条,对既有条款进行了大规模地增删、调序、重新组织,其中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一章为完全新增的内容。
草案依据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强化了政府、企业和公众责任,补充完善了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区域联防联控、总量控制和实施排污许可等制度和措施,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公众关心的雾霾治理等问题作出回应。
现行法对地方政府的责任规定较为原则,问责机制不严的问题突出。即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环保法,首次将环保任务纳入本级政府及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与此相对应,本次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也建立了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草案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根据草案,未来全国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将被分配各自的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并逐层分解落实至排污单位。在此基础上,国家将逐步推行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
草案明确规定了排污许可证制度。根据草案,必须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单位有:排放工业废气或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集中供热设施的燃煤热源生产运营单位,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单位。
草案规定,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此次修法十分关注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在燃煤、工业方面,明确国家采取措施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细化对多种污染物的措施;在机动车方面,强化对新生产机动车、在用机动车、油品质量环保达标的监督管理。
草案第六章专述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和应对,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都需要将重污染天气应对纳入体系。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不仅要向上一级环保主管部门备案,还应向社会公布。
根据草案,预警信息发布后,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短信等可能的途径告知公众采取健康防护措施,指导公众出行和调整其他相关社会活动。应急预案一旦启动,政府可以采取的行动包括:责令有关企业停产或限产、限制或禁止部分机动车行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和建筑物拆除施工、停止露天烧烤、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停止幼儿园和学校组织的户外体育活动等。
企业和个人违法成本低,是大气污染环境治理“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对此,草案强化了责任方的法律责任。
对无证、超标、超总量、监测数据作假等污染违法行为,草案规定了没收违法产品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责令停产整治、行政拘留以及责令停业、关闭等行政处罚,对受到罚款处罚拒不改正的实行按日计罚。
草案对公民个人的法律责任也作出规定。根据草案,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等物质的,以及在城市人民政府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此外,草案还取消了现行法中50万元的处罚上限,代以倍数类惩罚标准。如造成一般或者较大大气污染事故的,按所造成直接损失的1倍以上3倍以下计算罚款,造成重大或特大大气污染事故的,按直接损失3倍以上5倍以下计算罚款。
治霾,单双号限行常态化“靠谱”吗?
22日,大气污染防治法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关于重污染天气可对机动车限行的规定引起社会热议,认为这是为“单双号限行常态化”开了口子。对此,多位专家进行了分析。
“此前,北京市区分黄标车、绿标车并对黄标车限行,以排污是否达标为标准。但如果单双号限行不管是否为环保电动车辆一概限行,其合理性和合法性值得怀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竺效说。
围绕限行能否治霾,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虎表示,“在没有充分的科学研究前很难断言,通过单双号限行就能减少雾霾天气和环境污染”。
除单双号限行外,有无更好的治霾措施?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分会副主任委员李艳芳认为,治理雾霾,应通过提高油品质量、提高燃油经济效益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汽车等多种措施来实施。
针对违法成本低问题,强化责任方的法律责任 环保任务完成与否纳入考核内容
- 政府希望在南非石油和天然气项目中拥有股份2019 / 12 / 26
-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进入三审2015 / 08 / 25
- 国务院讨论通过大气污染防治法草案2014 / 12 / 02
- 印度起草到2020年20GW大型光伏项目计划2014 / 09 / 16
- 评论:环保法规要震慑力更要执行力2014 / 03 / 27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