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南宁)9月11日讯 2016年9月11日,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九月邕城绿意迭翠,中国东盟共襄盛会。9月11日上午,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东盟共同体建成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开局之年,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实施的重要一年。隆重开幕的本届盛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重点围绕国际产能合作、周边互联互通、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国际园区等多个领域,促进各方达成新的合作,得到中国和东盟各国以及区域外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第13届东博会主题国越南总理阮春福,柬埔寨首相洪森,缅甸第一副总统吴敏瑞,老挝副总理宋赛,泰国副总理巴金,斯里兰卡工商部部长里沙德,文莱首相府部长兼外交与贸易部第二部长林玉成,马来西亚贸工部第二部长黄家泉,菲律宾参议院参议员辛西娅•维拉,新加坡贸工部兼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许宝琨,印尼贸易部国家出口发展总司总司长阿琳达,东盟秘书长黎良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陈洲,中国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等共同为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启幕。
本届东博会特邀贵宾国斯里兰卡工商部部长里沙德,中国和东盟各国多个部委的部长,中国与东盟及周边国家外交使节,各国商协会会长、知名企业家、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代表出席开幕大会。
新启用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金桂花厅装扮一新,恢弘华丽。开幕大会首次采用文艺表演暖场,主舞台上,主题国越南民族乐团以“独弦琴”演奏越南乐曲,极富文化内涵。巨型屏幕播放着反映越南风光、民俗民情、越南国花等内容的画面,彰显今年主题国的魅力风情。以蓝白为主色调的主舞台,线条流畅,简洁大气。主舞台整体造型如同飞翔的双翼,寓意中国与东盟“比翼齐飞”。
上午9时30分,开幕大会正式开始。开幕大会由东博会举办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和本届东博会主题国越南工贸部副部长杜胜海共同主持。
彭清华、钟山、陈洲先后代表东博会举办地、东博会共办方、商务与投资峰会致辞。
张高丽发表主旨演讲。阮春福、洪森、吴敏瑞、宋赛、巴金发表演讲,里沙德发表致辞。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也发表致辞。
启幕道具设计独具创意。舞蹈演员从描绘国际产能合作升级的屏幕画面造型中,取出象征传统产业的“齿轮”,嵌入汇聚11国人民智慧和愿景的智能“芯片”中,15台由“齿轮”与“芯片”合成的“合作引擎”呈现在主舞台上。
“我宣布: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随着张高丽宣布开幕,15位启幕嘉宾走到启幕台前,摇动手柄启动 “合作引擎”,“引擎”转动,轰鸣声响遍全场。一对巨大的“合作之翼”徐徐展开。启幕嘉宾向“合作引擎”插入智能“芯片”。注入智能化、信息化的“合作引擎”发出能量之光。主屏幕和舞台两侧大型景片上,工业化齿轮幻化为数字齿轮,全场能量聚合至舞台前端,通过舞台上方的“北斗卫星”驱动“合作之翼”展翅腾飞。本届开幕大会“聚力升级,比翼齐飞”主题随即浮现屏幕,寓意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凝聚合作之力,借力信息化、智能化,将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升级。
在现场热烈的掌声中,第13届东博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正式拉开序幕。
开幕大会上,播放了精心制作的视频短片,经典的画面串联起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间携手成长的历程,展示了25年来中国—东盟合作的丰硕成果,也展现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广阔前景。
丝路相连,友谊绵延。中国—东盟25年来对话交流不断,13届东博会合作领域日益拓宽。中国与东盟实现了“建立对话关系——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性三步走,如今的中国—东盟关系,已经发展为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的历史节点上,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平台上,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巨轮正扬起合作的风帆,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再续新的辉煌。
张高丽副总理发表主旨演讲: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与大家再一次相聚美丽的绿城南宁,首先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本届博览会和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东盟各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前几天李克强总理出席了双方在老挝万象举办的20周年的纪念峰会,昨天我和柬埔寨、越南、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双边的会见和会谈。25年来,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全面深入发展,中国跟东盟关系已经成为联系最广泛、成果最丰富、交往最密切的对话伙伴关系,为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5年来,我们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双方的政治信任不断增强,中国作为东盟的对话伙伴,第一个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的关系,而且与每个东盟国家建立了合作伙伴的关系,双方领导人互访频繁,多层级的对话机制富有成效。去年底双方达到了战略伙伴关系的第三个五年行动计划,为中国—东盟关系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了蓝图。
25年来,我们坚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双方全方位的合作不断扩大,我们如期完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预定目标。去年又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相关的议定书,今年7月议定书已正式生效。双方贸易额从1991年的79.6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4720.6亿美元,增长了58倍,中国连续七年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连续五年成为中国第三大的贸易伙伴,双方累计相向投资超过了160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快速增长。启动了一大批惠及民生的铁路、桥梁、港口、公路、电站、园区等合作的项目,中国和东盟十个国家都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亚投行正式投入运营,将为本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的支持。
25年来,我们坚持同舟共济、互学互鉴,双方人文交流不断的深化,中国和东盟国家血缘相亲,人文相通,在民心相通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每周有千余架次的航班穿越于中国和东盟各个国家之间,双方人员的来往去年超过了2300万人次,互派留学生的规模达到了19万人。我们合作应对印度洋的海啸、汶川地震、非典型性的肺炎等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这充分体现了双方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
这25年中国和东盟的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效果,25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东盟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造福双方的人民。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是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以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需要,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重大战略构想。今年8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聚焦构建互利工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化合作平台,聚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让“一带一路”的建设造福沿线的各国人民。
我们高兴的看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并实施三年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批投资的项目确定,丝路基金首批投资项目的启动,互联互通网络逐步成型,国际产能的合作全面推进,尤其是中国与东盟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中老铁路、印尼亚曼(音)高铁开工建设,中泰铁路等项目启动,中马两国双园、中泰、中柬、中越、中老、中印尼等多个产业园区合作顺利推进。中老合作的通讯卫星发射成功,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投入运行,港口物流信息中心、航线及航线服务项目的启用、水上训练基地开工、中国—东盟信息港项目加快建设。今年3月,在李克强总理的主持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机制正式建立,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全方位的合作,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国和东盟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记忆,所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正在焕发出强大的时代活力。
今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和东盟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水平、更深层次互利合作的新的机遇、新的动力、新的亮点。我们深信只要秉承丝路精神,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一定能够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自由畅通的发展之路,互利共赢的共享之路,互学互鉴的合作之路,和谐共处的和平之路,民心相通的友谊之路。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的调整中曲折复苏,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推动建设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是各个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运行的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我们将牢固的树立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引导良好的发展预期的组合政策,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走势,实现“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东盟共同体已经于去年底建成,中方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东盟制订了东盟2025携手前行的远景文件,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三大共同体的发展蓝图,正在向东盟一体化的目标迈进。谋和平、促发展是我们共同的任务,中国将坚定发展同东盟的友好合作,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的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作用,支持东盟在国际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方愿意与东盟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角度审视双方的关系,扩大共识合作,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筑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此我提出以下的建议:
第一,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共同推动包容性的发展。中方愿与各国一道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同东盟各国以及东盟整体的发展战略进行对接,落实好“2+7”的合作框架,实施战略伙伴关系的第三份五年计划,以更加务实的合作实现更高水平的共赢,中方将大力支持澜沧江、湄公河的合作,东盟东部增长期等次区域的合作,帮助东盟缩小内部发展的差距,推进共同体的建设。政治互信是友好关系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中方愿和东盟保持高层交往,深化政治互信,推进商圈东盟国家睦邻友好的条约,将双方发展的友好关系的政治意愿固定下来。
第二,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打造经济互补发展的重要引擎,东盟国家正在积极的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外来的资金、设备、技术也有迫切的需要,中国在产能领域具有资金、技术、施工管理经验等多方面的优势。几天前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发表了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联合声明,中方愿意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根据东盟国家不同的需要,采取直接投资、工程承包、技术合作和装备进出口等多种合作形式,积极推进中国与东盟的产能合作。中方将继续支持中马两国双园、中泰、中柬、中越、中老、中印尼等产业园区合作的建设,带动东盟国家产业的升级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第三,加强经济经贸合作,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尽快取得成果。经贸合作是中国—东盟关系重要的基石,双方要积极落实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相关的议定书,推进货物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提升经济合作的水平,中方将在广西设立国际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的示范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的平台,进口更多的东盟商品,建设好中老、中越、中缅跨境的经济合作区,探索推广两国一检的通关新的模式,推动标准互认,降低非关税壁垒,中方愿意同东盟一道共同推动区域协定伙伴关系的进程,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第四,加强互联互通建设,让双方的民众获得更多的实惠。东盟正在修订东盟互联互通的总体规划,中方倡议制定东亚和亚洲互联互通的规划,推动区域互联互通的水平迈上新的台阶。要加强陆上的互联互通,继续推进中老铁路、印尼亚曼高铁、中泰铁路等项目,共同对进国际骨干通道的建设,加快构建以南宁为重要节点向南贯通的中南半岛,向北连接亚欧的大陆桥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南北陆路新通道,加强海上互联互通,共建北部湾区域性的国际航运中心,中国—东盟港口城市的合作网络,加强民用航空的合作。推进空中互联互通,建设好中国—东盟信息港,携手共筑信息丝绸之路,以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依托,实施泛北部湾合作的路线图,积极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蒙、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越“两廊一圈”的合作。
第五,加强经济领域的合作,为经济合作提供有力的支撑,中方愿意同动同一起共同发挥亚投行、丝路基金的作用,为本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国际产能的合作提供融资的支持。加大互换合作力度,推动人民币与东盟各国货币之间的多种形式的货币交易。推动建立征信合作,加强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共享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加大对跨境银行卡的犯罪、洗钱和恐怖融资行动的打击力度,以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为载体,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建立大宗商品现货和期货的交易途径,建设人民币同东盟国家货币的市场交易中心。
第六,加强人文交流合作,不断丰富双方友好关系的内涵。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方愿同东盟共同办好中国—东盟的各项教育交流年的活动,逐步扩大互派留学生的规模,实现2025年双方互派留学生达到30万人次的目标。明年是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我们愿与东盟国家加强跨境旅游的合作,实现到2020年双方旅游人员的交往达到3千万人次的目标。落实中国—东盟文化合作的行动计划,用好中国—东盟企业家联合会等平台,进一步发挥中国—东盟青年联谊会等机制的作用,携手推进共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国有一句古话,恭崇惟志,业广惟勤,东南亚有一句谚语,更大的踏步也是地上起来的。“一带一路”的建设是造福于沿线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我们要通力合作,一步一个脚印,聚小胜为大胜,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打造的互利共赢的平台,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一定能够以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我衷心的祝愿各位来宾在本次博览会和峰会期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过得愉快。祝愿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13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注: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 共建一带一路 太平财险助力中国—东盟金融发展2019 / 12 / 23
- 中国—东盟海洋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2019 / 09 / 24
- 上网电价机制助力东盟可再生能源发展2018 / 07 / 09
- 张高丽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2017 / 09 / 13
- 第二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论坛召开2016 / 09 / 12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