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第二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论坛召开
2016-09-12 18:23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焦旭 于孟林  · 责编:多媒介

  中国能源网(南宁)9月12日讯   9月11日下午,第二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论坛在南宁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并得到中国外交部的大力支持。论坛以“同绘合作新蓝图,共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旨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政府、企业和机构进一步交流,推动各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来自中国与东盟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金融机构及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新闻媒体代表600多人参加论坛。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出席论坛并致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商务部副部长高燕发表主旨演讲,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作致辞。

  彭清华说,本届论坛既是落实第十九次中国—东盟领导人暨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所达成共识的一次具体行动,也为广西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东盟合作提供了新机遇、搭建了新平台。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省份,在“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与东盟国家产能合作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地位。近年来广西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从过去主要集中在农业、轻工、化工等传统行业,逐步向电力、有色金属、钢铁、汽车、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拓展。彭清华指出,广西将以本届论坛举办为契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发展的机遇,以打造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示范区为载体,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共筑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彭清华对加强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建立高层对话平台,二是加强产业精准对接,三是创新产能合作方式,四是健全服务保障措施。

  宁吉喆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积极反响,取得了初步成效。东盟是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区域,近年来中方通过与东盟各国建立多双边产能合作框架机制,引导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地方推进合作;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重点推进轻工纺织、冶金建材、信息通信、轨道交通、配套工业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产能合作,有力促进了区域产业链融合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宁吉喆指出,中国与东盟国家产能合作基础良好、潜力巨大。中方将继续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导向、商业原则、国际惯例”的原则,以落实《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为指引,继续与各国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区域经济政策及构建区域产业链等领域的对接,推动双边产能合作不断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宁吉喆对深化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合作,筑牢产能合作依托;二是聚焦工业制造合作,壮大产能合作支柱;三是突出创新驱动作用,引领产能合作方向;四是增强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提升产能合作水平。

  柬埔寨发展理事会秘书长宋金达、马来西亚贸工部第二部长黄家泉、印度尼西亚贸易部出口发展总司总司长阿琳达、巴中经济走廊联委会特使扎法尔·迈赫穆德、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局长小西步、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老挝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安菲万·卡牡斯·恩格西维丽、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黄良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副总经理谭星辉等国内外嘉宾在论坛上发表了演讲。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范晓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晓钦、柬埔寨发展理事会副秘书长谢无敌出席论坛。

  论坛期间,中国—东盟相关企业代表出席论坛并进行现场签约,签署合作项目涉及能源、航空、信息技术、金融、渔业等领域。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