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此次中美元首外交经贸成果,两国达成的总共34笔、价值2535亿美元大单中,能源项目三分天下有其二(1754亿美元),无疑是汪洋副总理提前透露“好戏在后头”中的重头戏。
这份超出普通人想象、也超出业界预期的大单,在令两国能源人兴奋的同时,似乎昭示着另一种更深远的可能性——零和思维的终结。
零和,很形象的命名——博弈双方收益、损失相加之和永远为零,没有任何增益和进步。这一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说白了就是“一根筋”思维:非此即彼,有你没我,甚至你死我活;不存在任何妥协,也就排除了共赢的可能。
中美关系中的零和,包含一系列从简单计算到复杂博弈的对抗性思维,能源领域尤为典型。其中一个经典算式就是,作为“建立在车轮上的国家”,美国“人均一吨油”的表观消费量,使得石油这一普通能源商品瞬间充满战略属性;以此反观正快速步入汽车社会的中国,后者如果也达到这一大数,恐怕吃尽当今世界原油年贸易量的全部也未必供得上。由此必然延伸出你多我少、你胜我败,甚至“终有一战”的零和结果。
零和思维不是空想,当期能源、外交政策和行动受其影响至深。对后来者日益逼近的脚步,美国的焦虑显而易见;中国“三桶油”走出去的过程中,也不难看出曾小心翼翼地绕开某些敏感区、避免触碰美国核心利益的考量。无论鸽派鹰派、乐观还是悲观,都难以否认,几十年来,中美围绕能源利益,曾有过各种博弈、各种提防、各种算计,双方早已是心照不宣。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时代不同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潮流不可阻挡。尽管燃油车退出并不如媒体渲染的那样“进入倒计时”,但基于化石能源的内燃机被电动机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地替代是大势所趋,石油终将脱下其“战略”外衣,回归普通能源商品的属性,直至有朝一日作为动力源一钱不值。这正是零和思维松动的前提,于是,另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的思维得以产生:你有剩余的资源,我有现实的需求,与其墨守成规,死抱着终将过期的“战略储备”不放,不如早兑现早好,换来成千上万的工作机会和竞选承诺的市场繁荣,这不就是“美国优先”吗?换来稳定可靠的能源安全保障和优质持续的市场供给,这不就是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中国梦吗?
零和思维开始松动,中美能源大单开了个好头。而终结零和思维,需要两国有识之士想更多招、做更多事,一个更少对抗、更多和平发展的世界由此可期。

- "得村里小卖部屋顶者得天下",互联网思维在这轮竞争中不敌传统营销思维2017 / 08 / 16
- 梁建强:生态建设须摒弃“末端治理”思维2015 / 05 / 08
- 来打打90们后嚣张的气焰 你的思维不能改变世界2014 / 11 / 30
- 中国好声音是对互联网思维的一次充分演绎2014 / 10 / 08
- 【老红看光伏】光伏企业家应当具备的三种思维2014 / 05 / 28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