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5月15日电 专访: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把世界变成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村”——访英国伯明翰大学能源研究院智能电网负责人张小平
英国伯明翰大学能源研究院智能电网负责人张小平(博客,微博)教授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的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在解决全球变暖及推动全球能源供应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张小平说,2015年12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但当时这一协定缺乏达成目标的具体措施。
“习主席提出的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实际上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能源供应路线图,为《巴黎协定》提供了具体的落实措施。”张小平说。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信息交流、知识传播以及商业经营模式,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同样,全球能源互联网也将改变能源贸易、能源资源配置以及能源商业合作模式,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张小平说,“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把世界变成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村"。”
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构建新的合作平台。张小平举例说,欧盟委员会要求到2020年,所有成员之间的电力互联能力要达到本国发电能力的15%以上。英国目前有3个正在运营的超高压线路分别联接法国、荷兰和爱尔兰,另外还有两个互联线路也将于近期建成。
全球能源互联网还将促进创新。张小平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将产生一大批新技术需求,如可再生能源入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能源存储技术等。这些技术又将带动基础研究和低碳技术等领域的突破。他说,低碳的全球能源互联网预计将是全数字化、电子化控制,建立这样一个全球能源互联网将给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商业发展机会,同时提供极佳的创新机会。
张小平表示,未来的能源体系应当既可以实现局部或区域性的可再生分布式能源共享,又可以实现全球性的大范围、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共享。
“目前,学术界、业内及政府部门的许多人士都认同全球能源互联网这一构想。”张小平说。
为了推进这一构想,张小平认为,首先要建立类似能源联盟或能源共同体这样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其次,要做好相邻国家之间的能源联接;另外,要根据现实需求和商业可行性,做好洲际能源联接。
针对近期一些西方国家出现的民粹主义及反全球化倾向,张小平说,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的,“全球合作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唯一出路”。
张小平还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都是由中国提出的,这两个倡议可以很好地衔接起来。他说:“"一带一路"倡议带来合作、繁荣和机遇,而能源建设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城市、国家、地区乃至世界发展的基础。”

- 2019年云煤能源实现净利润2.4亿 同比增长25.2%2020 / 04 / 01
- 新潮能源去年净利增近8成 用套保方式抵抗油价下跌风险2020 / 03 / 31
- 重视突发事件对能源行业的影响评估2020 / 03 / 12
- 疫情应急管理警示:城市“能源大脑”该引起重视了!2020 / 02 / 28
- 吕建中:从国际视角看能源行业如何更好地扩大改革开放2020 / 02 / 03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