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技装备
“华龙一号”:筑牢核电安全发展基石
2016-11-08 16:23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吴晶晶  · 责编:装备

  深秋时节,福建福清市三山镇岐尾山上钢筋林立、机器轰鸣,“华龙一号”首个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6号机组建设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

  “华龙一号”是我国目前唯一实现“走出去”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除了国内开工建设的机组,“华龙一号”海外首个核电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项目也在有序建设中,并与阿根廷、英国等近20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核电专家叶奇蓁看来,安全性是“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的基石,也是它能成为中国核电走出去“国家名片”的重要基础。

  “‘华龙一号’以中国30多年核电建设、运营的成熟经验为基础,充分借鉴世界先进的三代压水堆核电设计理念,汲取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和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其安全和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叶奇蓁说。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国才介绍,“华龙一号”堆型的安全性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反应堆采用177堆芯,不仅可使发电功率得到提升,也降低了堆芯线功率密度,提高了安全性;二是采用单堆布置,优化了核岛厂房布置,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实体隔离;三是采用双层安全壳,增大一倍的自由容积能够有效保障放射性物质泄漏概率;四是创新性地采用了“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为核电安全运行提供多层安全保障。

  福岛核事故后,“华龙一号”还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改进措施。比如通过技术改进延长反应堆操纵员不干预的时间,最长可以达到72小时。如果出现事故,通过系统自身的作用能够让反应堆处在一个安全状态,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另外还增加了移动消防水泵、移动柴油发电机等应急设施。

  “华龙一号”应对台风、地震、海啸、飞机撞击等方面的能力如何?福清核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薛峻峰介绍,“华龙一号”的整个强度设计和保护设计采用了双层安全壳,较以前的堆型更加安全可靠。它可以抵御目前经历过的所有台风级别,可以抵御9级烈度的地震以及商用大型飞机的外部撞击。另外福清核电站址三面环海,但都是浅海,排水设施完备,可及时排水、排洪,从选址的角度已经充分考虑到海啸影响的问题。

  核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放射性固体等“三废”废物是怎么处理的?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环境应急处处长黄鸿介绍,这些废物的处理必须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放射性气体和液体要储存在密封罐中,经过一定的放射性衰变,将大部分放射性物体变成非放射性物质,同时须在废物排放前进行取样,确定完全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后再排放。固体废物经水泥固化后,存放在核电站的暂存库房,最终运送到专业废物处置厂。从目前的统计数据看,福清核电站每年放射性废物产生量远低于国家标准。

  “让核电站始终处在安全受控范围内,让公众安全得到保障,这是我们的第一要务。”陈国才说,福清核电高度重视核安全文化建设,每年进行100次左右的应急培训和演练。

  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但由于缺乏了解,核电站周边群众会有恐惧心理,出现邻避效应。黄鸿表示,核电站周边居民生活一年接收的辐射量仅相当于吸一根烟的辐射量,不会对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任何影响。

  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核电机组数量将跃居世界第二位。“从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开始,我国始终坚持以最高的国际安全标准来设计、建造、运行我们的核电站,中国核电的安全性是世界一流的,我对此非常有信心。”叶奇蓁说。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