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案有望抑制钙钛矿溶液副反应
2020-03-25 10:30
· 来源:中国科学报
· 作者:廖洋 刘佳
· 责编:李慧颖
钛矿;前驱;钙钛矿;反应;老化过程;研究人员;离子;碘化甲;甲胺;甲脒;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太阳能电池;光电效率;化学手段;生物能源;研究成果;活性层;阳离子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崔光磊和逄淑平研究组对钙钛矿前驱溶液的老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在甲胺离子和甲脒离子的混合有机阳离子钙钛矿溶液中发生了明显的副反应,并找到了抑制这些副反应的解决方案,证明了提高钙钛矿前驱溶液的稳定性是进一步提升电池光电效率和增强器件可重复性的关键。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钙钛矿光活性层的结晶质量。在溶液法制备钙钛矿薄膜前,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搅拌来确保前驱体充分溶解,而当溶液体系中甲胺和甲脒共存的情况下,溶液的衰变尤为明显,导致每次做器件前都需要配置新鲜的溶液,不仅使器件研究工作更加繁琐,也带来很大的不可控性。
最新研究成果则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跟踪溶液老化过程的成分变化,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钙钛矿溶液中碘化甲胺和碘化甲脒的成分逐渐减少,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化合物,这在以前从未被发现。他们最终确定了副反应产物的结构并揭示了其反应机理,即碘化甲胺去质子化后,再与碘化甲脒发生的加成—消除反应。为了进一步印证结论的准确性,研究人员又通过化学手段合成了该类物质,显示具有相同的核磁信号。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稳定性获突破2020 / 03 / 04
- 1元以下钙钛矿组件计划实现量产2020 / 02 / 19
- 我科学家揭示钙钛矿材料中 电荷输运独特量子干涉效应2019 / 12 / 24
- 制服钙钛矿“顽童”的“风水术”2019 / 08 / 19
- 中国企业打破日本东芝公司“钙钛矿光伏组件效率”的世界纪录2019 / 08 / 08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